在全国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,湖北省武穴市政数局秉持“以评促改、以评促优”核心理念,严格落实《武穴市政务服务“五评”工作实施方案》,构建起覆盖全流程、全主体的评价体系,形成“评价-整改-反馈”高效闭环,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,积累了丰富且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。
一、构建 “五维评价” 体系,创新监督新模式 (一)做实“件件评”,强化即时监督。在政务服务窗口全面推行“面对面”即时评价机制,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办事群众,通过评价器对每笔业务办理情况进行实时打分,确保服务质量在第一时间接受群众监督。2024 年全年累计完成实时办件评价93413个,满意率高达99.6%。针对仅有的2个差评、72个未评价办件以及3个窗口单位出现的批量评价问题,政务中心迅速启动调查与整改程序,通过约谈相关工作人员、开展专项培训、完善评价管理机制等措施,有效规范窗口服务行为。 (图为窗口工作人员引导办事群众对办件质量进行评价) (二)优化“日日评”,深挖潜在问题。采用“线上 + 线下”多渠道并行模式,主动收集群众意见。线下组建专门工作小组,在大厅开展“群众说,我来记”问卷调查活动,工作人员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;同时在大厅显著位置设置两个“意见箱”,方便群众随时投递问题与建议。线上依托政务服务网、鄂汇办、窗口“评价器”、回避式独立评价区以及“智约导办”小程序,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意见收集网络,确保群众意见能够及时、准确反馈。2024年共收集有效问卷8380份,其中非常满意8306份,占比99.12%。针对25份提出服务态度及事项办理便利度等意见建议的问卷,政务中心建立问题台账,逐一核实情况,并向相关窗口单位发送工作联系函,明确整改要求与期限。在整改过程中,采取定期跟踪、现场核查等方式,确保问题整改到位,最终实现整改率100%。真正做到了“每日一总结,问题不过夜”。 (图为政数局工作人员反馈每日评价,督促整改) (三)开展电话回访“月月评”,深化服务感知。每月由政务中心后台办公室依据办件特点和群众反馈情况,筛选出具有倾向性、重点问题的办件台账,联合12345 热线对部分办件进行电话回访;其余按比例由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完成回访,全面了解群众办事体验。2024年累计完成电话回访 20848 通,非常满意率达 99.8%。针对4份不满意反馈,政务中心高度重视,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,聚焦服务态度和事项办理便利度等关键问题,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窗口单位落实,实现了“每月一回访,服务更贴心”。 (四)组织社会代表“季度评”,汇聚多元智慧。每季度精心组织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及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政务大厅,开展实地参观活动,让代表们直观感受政务服务的变化与进步。随后召开座谈会,广泛听取代表们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,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,引入外部视角审视政务服务工作,为服务优化提供多元化思路。2024年全年共开展四次“社会代表季度评”活动,收集到代表们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数十条。政务中心对这些建议进行认真梳理、分类汇总,并积极响应落实。例如,根据代表建议,在大厅内增设“吐槽墙”,为群众提供一个表达诉求的平台;对接重点项目,延伸“帮代办”服务,助力项目快速落地;增设党建工作室,加强党建引领作用。 (4月18日邀请社会代表和营商环境观察员参观政务大厅进行评价) (五)引入第三方机构“年度评”,提升专业水平。聘请中科永为(武汉)科技有限公司等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调查机构,严格按照营商环境评价标准,从服务成效度、办理成熟度、方式完备度等多个维度,对政务大厅开展对比性、专业性、针对性的体验式调查。2024 年,依据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报告,政务中心对标先进地区,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厅礼仪和业务培训活动。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规范、业务知识更新、沟通技巧提升等方面,有效提升了大厅整体形象和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熟练度。同时,根据评价结果,对政务服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改进,完善服务制度,优化服务流程,推动政务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,实现了 “年度一考评,专业促提升”。 二、实施 “三化” 升级工程,深化评价应用 (图为引导群众自主评价吐槽墙) (一)评价方式智慧化,提升参与积极性。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,搭建“回避式”评价专区,通过独立的空间设计和设备配置,减少评价过程中的干扰因素,让群众能够更加真实、客观地表达意见;增设“智约导办”小程序,将评价功能融入线上办事流程,群众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即可完成评价,极大拓宽了评价渠道;创新打造 “吐槽墙 + 意见箱 + 自助评” 三维评价场景,营造便捷、舒适的评价环境。这些智慧化评价方式的应用,显著提高了群众参与评价的积极性,让群众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政务服务监督中来。 (二)分类评价精准化,增强评价针对性。对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问题进行精细化设计,将同类问题进行归类整合,采用精准直接的设问方式,确保问题表述清晰、易懂。在评价过程中,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,逐步引导群众深入表达意见,同时设置星级评价等次,使评价结果更加量化、直观。通过这种精准化的分类评价方式,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群众需求和服务存在的问题,为政务服务改进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依据。 (三)结果运用制度化,强化评价约束力。制定出台《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考评管理细则》,将评价结果与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考核紧密挂钩。明确规定未落实“一事一评”的窗口单位将直接被通报扣分,对于评价结果较差的窗口单位和个人,在年度考核、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通过建立健全结果运用制度,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,确保评价机制有效运行,强化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,推动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自觉提升服务质量。 三、打造 “四心服务” 品牌,凸显改革成效 (一)环境升级更暖心。全力打造“15 分钟便民服务圈”,在政务大厅及周边区域合理布局,配备充电宝、急救箱、饮水机等便民设施,满足群众日常办事需求;设置多语种引导标识,方便不同语言背景的群众顺利办事;优化办事导航系统,通过清晰的指示牌、电子显示屏等,让群众能够快速找到办事窗口和服务区域,营造温馨舒适、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,让群众办事更舒心,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暖。 (二)流程再造更省心。设立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,对涉及多个部门的 78 项跨部门事项进行整合,通过优化办事流程、打破部门壁垒、加强协同合作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内部流转、限时办结”,让群众只需跑一次就能办成一件事;打造“智能办”专区,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,实现部分业务的自助办理,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,简化办事流程,真正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,让群众办事更轻松、更便捷,省心省力。 (三)智慧赋能更贴心。开发“政务导航数字人”,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智能问答精准率达 98%,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回答群众关于办事流程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;构建“政策计算器”系统,通过大数据分析,智能匹配惠企政策,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推送服务,让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。这些智慧化服务举措,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智能化、个性化的贴心服务,提升了政务服务的精准度和满意度。 (四)监督反馈更安心。建立“评价数据驾驶舱”,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评价数据进行实时采集、分析和展示,实现服务质效的动态监测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驾驶舱直观地了解各项服务指标的运行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。同时,将评价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开,接受群众监督,让群众能够实时了解政务服务改进情况。通过这种方式,推动群众满意率提升7个百分点,让群众监督更有效,办事更放心,切实增强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信任感。 通过“五评”工作法的深入实施,武穴市政务服务实现了“三个转变”:服务作风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问需转变,评价机制从单一评价到多维监测转变,服务质效从流程优化到体验升级转变。未来,武穴市将持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,深化“互联网 + 监管”应用,不断探索政务服务创新模式,为打造全省政务服务标杆城市贡献更多“武穴经验”,书写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